中文
400-8090-866

【模擬設計】辨別運放反饋究竟電壓還是電流反饋?

2021-12-15
訪問量:4571
來源:

  應該如何描述和稱呼某些類型的反饋,這個(ge) 問題一直困擾著我。這不僅(jin) 僅(jin) 是一種無聊的空想。我知道至少有一次公開的戰火,引發的原因我認為(wei) 就是從(cong) 這些反饋特征中引出了錯誤的推論。

    那麽(me) ,反饋到底是什麽(me) ?一種回答是它指的是一種過程,即檢測想要影響的某種信號,並將其一部分反饋到電路中前麵的某個(ge) 點,從(cong) 而可以施加某種控製。圖1示出了兩(liang) 種信號路線的四種經典電路:放大器的反饋和激勵。我們(men) 說反饋源要麽(me) 是並聯導出(負載兩(liang) 端的電壓),要麽(me) 是串聯導出(通過負載的電流,表現為(wei) 與(yu) 負載串聯的阻抗兩(liang) 端的電壓)。

    我們(men) 還談到串聯和並聯反饋,其中的信號與(yu) 激勵信號串聯或並聯。在並聯情況下,兩(liang) 個(ge) 信號在反相輸入端會(hui) 合,非反相輸入端接地。在串聯情況下,激勵施加到非反相輸入端並反饋到反相輸入端。請注意我繪製和指定激勵信號源Sp Sm的方式有些模糊,我是故意這麽(me) 做的,因為(wei) 它們(men) 本來都是不理想的。我的意思是,它們(men) 可以被認為(wei) 是與(yu) 阻抗串聯的理想電壓源,或與(yu) 阻抗並聯的理想電流源。

 

圖片1.png 

 

 

圖片圖1:兩(liang) 種信號路線的四種經典電路。

    現在來看圖2。選擇適當的阻抗值Zt和Zb,以及源信號電平Sp和Sm,我們(men) 可以實現圖1中四個(ge) 電路的任意一個(ge) 。現在我們(men) 使用圖2中更通用的電路。

 

圖片2.png 

 

 

圖片圖2:使用更通用的電路。

     我們(men) 要看的第一種情況是串聯應用(與(yu) 導出類型無關(guan) )。源Sp具有非零輸出,而Sm是零輸出。因此,Sm隻是一個(ge) 通過其固有阻抗Zm的到地的連接。放大器輸出通過Rf-Rg-Zm網絡發送電流。真實的運算放大器,比如老牌的TL072,可以接受輸入電流幾乎為(wei) 零的情況。與(yu) 所有運算放大器一樣,其輸入級的信號輸出是最終控製其輸出電壓的電流。在這種情況下,電流來自運算放大器本身,並受兩(liang) 個(ge) (激勵和反饋)輸入電壓之間的壓差控製。傳(chuan) 統上,這顯然是電壓反饋,一個(ge) 電壓信號被反饋到反相輸入端,並在那裏進行控製。在這個(ge) 控製點,進入放大器的電流可以忽略不計。

    現在來看並聯反饋。讓我們(men) 翻轉信號源,即Sm現在具有非零輸出,而Sp被歸零。回想一下,並聯應用是被稱為(wei) 電流反饋的。現在我問你:隻要改變信號源的幅度,我們(men) 就能改變電路中的反饋類型嗎?假設兩(liang) 個(ge) 信號源都有非零輸出,那麽(me) 我們(men) 還有電壓和電流反饋嗎?假設兩(liang) 個(ge) 都是零,我們(men) 還有沒有反饋?(當然如果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穩定在0V左右會(hui) 有力地反擊這個(ge) 結論!)

    這是電流反饋嗎?
    我們(men) 繼續。這個(ge) 電流反饋(?)將放大器輸入(流入的電流可以忽略,對嗎?)旁路,並在信號源Sm終止。如果網絡與(yu) Sm阻抗的比值很大,那麽(me) 它產(chan) 生的任何影響都可以忽略不計。這還是電流反饋嗎?我認為(wei) 不是。相反,它是電壓反饋,其運算放大器輸入電壓現在處於(yu) 零電平和接近零電平的狀態,但隻要Sm的電平接近 Sp的電平,它們(men) 的壓差基本保持一致(這對該運算放大器來說很重要)。

    如果這還不夠說服力,那麽(me) 可以將Rf、Rg和Sm的阻抗加倍。我們(men) 剛剛將流過這些器件的電流減半。因此,設想的電流反饋也必須減半。然而電路的輸出還沒有實質性的變化。因此,它不會(hui) 受電流反饋的影響。

    那麽(me) ,電流反饋確實發生過嗎?當然。我們(men) 用一個(ge) 不同的運算放大器代替TL082,其輸入級的(信號電流)輸出通過其反相輸入、來自運算放大器外部的某一點。對於(yu) 信號的反饋部分,該點是運算放大器的輸出。幾乎將一個(ge) 或多個(ge) 發射器連接到該輸入端的任何器件都符合要求(SSM2019是一種選擇,業(ye) 內(nei) 稱之為(wei) CFA的電流反饋放大器是另一種選擇)。幾乎所有進入發射器的器件都會(hui) 在運算放大器內(nei) 部的某一點退出其關(guan) 聯的集電器,構成該輸入級的輸出並決(jue) 定放大器的輸出。采用並聯應用配置,放大器仍然通過網絡驅動電流,並在源Sm終止(多數 情況下)。但是這一次,電流的一小部分被“剝去”並反饋到運算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,從(cong) 而對器件的輸出施加所需的控製。當然,這是電流反饋,因為(wei) 它符合並聯應用的一貫要求。

    最後,回到串聯應用的情況,運算放大器的工作當然還是不變。實際上,輸入級輸出的信號電流仍然來自放大器外部 ——僅(jin) 來自運算放大器的輸出。為(wei) 了看得更清楚,將反相輸入端看到的電路替換為(wei) 戴維南等效電路:通過一個(ge) 阻值為(wei) Rf• Rg / (Rg + Rf)的電阻饋入電壓Vout • Rg / (Rg + Rf) 的信號源。我認為(wei) 這仍然是電流反饋 ——放大器輸入級的輸出電流來源於(yu) 運算放大器通過單個(ge) 電阻的衰減輸出。

    您可能會(hui) 爭(zheng) 辯說,SSM2019/CFA型放大器對差分輸入電壓仍然很敏感,因此仍然是電壓反饋器件(唯一不可能的方式是,如果其低反相輸入阻抗為(wei) 零,在這種情況下不會(hui) 出現輸入電壓差)。但是如果我們(men) 同意這個(ge) 論點,那麽(me) 我們(men) 也必須承認TL082的輸入端之間有一個(ge) 非常大但仍然有限的阻抗。這意味著在這些輸入之間會(hui) 產(chan) 生電流,因此TL082是電流反饋器件!

    這種推理是站不住腳的。相反,我建議按照反饋類型對電路進行分類的方法,是對來自放大器輸入級的電流源進行分析。如果電流源是在運算放大器內(nei) ,則實際上沒有電流從(cong) 輸出端反饋回來,運算放大器和電路必然以電壓反饋工作。如果電流源來自運算放大器外部的反相輸入端,我們(men) 就認為(wei) 這是電流反饋。

    由於(yu) 以上提到的種種原因,我們(men) 應糾正“串聯應用始終是電壓反饋,並聯應用始終是電流反饋”這樣的觀點。是電壓反饋還是電流反饋,取決(jue) 於(yu) 電路的放大器,而不是其電路拓撲。

原文刊登在EDN美國網站,參考鏈接Whatfor art thou, feedback?。

本文轉載自《電子技術設計》

文章來源於(yu) 麵包板社區 ,作者Christopher Paul